2011~2012年冬季欧亚大陆低温严寒事件与平流层北极涛动异常下传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兰晓青 [1 ,2 ]
陈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冬季低温严寒事件; 北极涛动; 平流层环流; 行星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1~2012年冬季发生在欧亚大陆的一次异常低温严寒事件的大气环流演变过程以及可能的成因。这次低温事件,主要出现在2012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持续大约3周左右,非常强的低温异常覆盖了几乎整个欧洲以及东亚的西伯利亚、蒙古国和我国东北、华北等地。这次低温事件的演变与对流层北极涛动(AO)由正位相转变为负位相的时间相匹配,意味着AO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期行星波的异常上传导致平流层发生爆发性增温现象,极夜急流减弱,AO位相首先在平流层由正变负;在2~3周左右的时间内,平流层AO异常信号逐渐下传,使得对流层AO也转为负位相;随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异常发展,极区的冷空气不断向南爆发,先后在东亚和欧洲造成剧烈的降温,导致低温严寒事件。因此,考虑平流层环流的异常可能有助于提高欧亚大陆冬季低温严寒事件的预测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63 / 8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气准定常行星波异常传播及其在平流层影响东亚冬季气候中的作用 [J].
陈文 ;
魏科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3) :272-285
[2]   北极涛动对我国冬季同期极端气温的影响研究 [J].
所玲玲 ;
黄嘉佑 ;
谭本馗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2) :163-168
[3]   各层北半球环形模态异常与地面大气温度的关系研究 [J].
谭本馗 ;
所玲玲 ;
黄嘉佑 .
气象学报, 2007, (05) :718-724
[4]   北极涛动与东亚冬季气候在年际尺度上的联系:准定常行星波的作用 [J].
陈文 ;
康丽华 .
大气科学, 2006, (05) :863-870
[5]   关于平流层异常影响对流层天气系统的研究进展 [J].
胡永云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7) :713-720+769
[6]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暖的影响 [J].
琚建华 ;
任菊章 ;
吕俊梅 .
高原气象, 2004, (04) :429-434
[7]   东亚冬季风与海温在年际尺度上的耦合关系分析 [J].
梁巧倩 ;
简茂球 ;
罗会邦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2) :19-27
[8]   El Nio和La Nia事件对东亚冬、夏季风循环的影响 [J].
陈文 .
大气科学, 2002, (05) :595-610
[9]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Summer Monsoon[J]. 陈文,Han-F.Graf,黄荣辉.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0(01)
[10]   东亚冬季风年际变化的ENSO信息 Ⅰ.观测资料分析 [J].
穆明权 ;
李崇银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9, (03) :27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