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C1q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6
作者
蔡小燕
杨岫岩
陈小辉
梁柳琴
尹培达
关明媚
秦曙光
傅君舟
机构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
[3]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C1q抗体; 红斑狼疮,系统性; 生存分析; 比例危险度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3.24 [红斑狼疮];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和脏器损害的相关性,探讨C1q抗体对SLE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6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C1q抗体,并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以尿蛋白转阴性和病情初步缓解为随访终点,每半个月进行1次终点的评估。结果56例(65%)SLE患者血清C1q抗体阳性,抗体水平(83±39)U/ml;血清C1q抗体浓度与SLEDAI评分、尿蛋白含量以及抗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P<0.001),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P<0.001);C1q抗体(+)组患者的肾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C1q抗体(-)组(P<0.001);C1q抗体浓度和补体C3是影响SLE疗效的独立因素[相关危险度(RR值)0.99,95%可信区间(CI)0.98~0.997,P=0.010和RR值3.18,95%CI1.05~9.65,P=0.041];C1q抗体(+)与C1q抗体(-)的狼疮肾炎患者尿蛋白转阴的时间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字2=4.10,P=0.0428)。结论C1q抗体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1q抗体不仅反映SLE病情的活动性,而且对判断脏器损害情况、评价疗效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临床风湿病学.[M].张乃峥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