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片衰老田间因素的分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罗瑶年,张健华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夏玉米,产量,叶片衰老;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1995.04.009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追肥量和追肥期对夏玉米子粒产量和叶片衰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密度。追肥期和追肥量对子粒产量无明显影响。以处理组合掖单12号+密度5000株/亩+每亩追肥量75公斤+拔节期追肥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品种间和密度间植株叶片衰老的差异发现.玉米1~5和6~10叶组叶片的衰老与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无明显的关系,但是11叶以上叶组叶片的衰老与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是一致的.即早熟品种叶片衰老早,晚熟品种衰老晚.试验密度条件下(4000~6000株/亩),较高密度主要使1~5和6~10叶组叶片的衰老提早,对11~15叶组的衰老无十分明显的影响,但使16~20叶组衰老变晚.对玉米植株第5、第10、第14和第18叶叶片组织生育期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分析发现,从叶片展开至衰老后期,第5叶的含糖量基本上没有变化,第10叶组织中的含糖量中期较高,但叶片衰老后期与展开时相比没有降低。第14叶和第18叶的含糖量在衰老后期则明显升高。从密度的影响看.第5叶和第10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第14叶受密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第18叶可溶性糖含量随密度的增加有所增高.这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5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