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突起普林藻的生长研究

被引:1
作者
陈椒芬
谭桂英
潘永尧
高月华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林藻; 毒性; 山东; 毒力; 生长率; 苔条; 浒苔; 生长研究;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1985.03.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小普林藻(Prymnesium parvum Carter)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金色鞭毛藻,它能形成并产生鱼毒性,溶血性和解痉作用的毒素——普林藻素(Prymnesin)可作溶血剂和解痉药。但是在局部水域,这种鞭毛藻一旦爆发性繁生,会危害渔业生产,是鱼池中的害藻。突起普林藻(P. papillatum Tseng et J.F.Chen)是普林藻属的新种,在外形上和上述小普林藻很相似,而且在山东两个地区都能采到,可见并非是罕见种类,为此引起我们的注意。这里仅对不同地区,分离的两株突起普林藻的适宜生长条件进行研究,将为进一步测定其代谢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光照时间、强度和温度对角毛藻增殖率的影响 [J].
陈椒芬 ;
谭桂英 ;
潘永尧 .
海洋科学, 1982, (02)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