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与鱼、贝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实验研究附视频

被引:32
作者
李德尚
董双林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
[2] 青岛海洋大学 青岛
[3] 青岛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对虾; 综合养殖; 封闭式; 围隔实验; 病毒性流行病预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于 1 995— 1 999年采用陆基实验围隔法系统地研究了对虾与鱼、贝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基础问题 ,所选取的材料为中国对虾、台湾红罗非鱼、缢蛏与海湾扇贝 ,研究出了 4种优化结构养殖模式。结果表明 ,4种模式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生物量 (收获前 )的比值分别为 :对虾-缢蛏 1∶ 3 ;对虾 -扇贝 1∶ 1 ;对虾 -罗非鱼 1∶ 1 ;对虾 -罗非鱼 -缢蛏 ,1∶ 0 .3∶ 2。所有这些模式的养殖效果都比同样条件下的对虾单养模式显著优越 ;其中最好的虾、鱼、贝三元综合养殖模式将产量提高了 2 8% ,投入氮的利用率提高了 85 %。同时采取封闭式的养殖方法 ,向浅海输出的氮只占养殖输入氮的 6 %— 8% ,从而显著降低了对浅海的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对虾输精管结构及精子形成 [J].
吴长功 ;
周岭华 ;
相建海 ;
刘瑞玉 .
海洋与湖沼, 2001, (01) :23-30+118
[2]   虾池混养菲律宾蛤仔的试验 [J].
周宸 .
水产科技情报, 2000, (04) :147-148+153
[3]   海水养殖池塘溶氧量周日最低值预报 [J].
徐宁 ;
李德尚 ;
董双林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0, (03) :115-122
[4]   副溶血弧菌胞外产物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分析附视频 [J].
牟海津 ;
李筠 ;
包振民 ;
杨学宋 ;
徐怀恕 .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273-280
[5]   河豚与对虾混养防病试验初报 [J].
陈清建 ;
周友富 .
齐鲁渔业, 2000, (01) :29-30
[6]   中国对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的DNA多态性 [J].
石拓 ;
孔杰 ;
刘萍 ;
韩玲玲 ;
庄志猛 ;
邓景耀 .
海洋与湖沼, 1999, (06) :609-615
[7]   牡蛎与对虾混养技术 [J].
魏利平 .
齐鲁渔业, 1999, (04) :24-24
[8]   对虾塘蛏虾混养技术 [J].
姜存楷 .
科学养鱼, 1999, (07) :15-15
[9]   中国对虾育苗期球形病毒的感染及垂直传播途径的初步探讨附视频 [J].
汝少国 ;
姜明 ;
李永祺 ;
马英杰 .
海洋与湖沼, 1999, (03) :255-260
[10]   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的影响附视频 [J].
孙舰军 ;
丁美丽 .
海洋与湖沼, 1999, (03) :2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