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纹枯病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

被引:5
作者
房舒 [1 ,2 ]
王春梅 [2 ]
关巍 [1 ,2 ]
刘志恒 [1 ]
蔡春 [3 ]
陈浩 [2 ]
石志琦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3]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水稻; 幼苗; 纹枯病; 茄丝核菌; 接种方法;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09.04.035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2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采用4种人工接种方法对水稻苗期进行接种试验,统计各接种方法的发病时间和严重度,并且评价了各自优缺点。结果认为:菌碟套入法是比较理想的人工方法,其特点是能够快速发病,操作较为简便,病情指数均一,病情调查方便;其次是玉米沙接种法、牙签接种法,菌核悬浮液接种法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4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杀菌化合物对小麦纹枯菌生物测定标准初步研究 [J].
石志琦 ;
粟寒 ;
王跃 ;
陈怀谷 ;
李捷 ;
王虹梅 ;
范永坚 .
扬州大学学报, 2003, (03) :55-59
[2]   水稻纹枯病菌人工接种方法的研究 [J].
易润华 ;
朱西儒 ;
周而勋 .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24-227
[3]   用嵌入法接种小麦纹枯病菌的研究 [J].
陈厚德 ;
王彰明 ;
倪桂花 .
江苏农业科学, 2002, (05) :31-32
[4]   水稻纹枯病菌 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 致病力分化及品种抗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J].
过崇俭 ;
陈志谊 ;
王法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05) :50-57
[5]  
Dispersal of rice sheath blight fungus,Rhizoctonia solani AG-1(IA), and subsequent disease development in paddy fields, from survey of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s[J] . Kimiharu Inagaki.Mycoscience . 1998 (4)
[6]  
Outbreak of rice sclerotium diseases in paddy field and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ausal fungi. Inagaki K. Scientific Reports ofThe Faculty ofAgriculture , Meijo University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