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火旺患者尿中肌酐、尿素及儿茶酚胺排泄量的观察

被引:15
作者
毛良
赵伟康
万叔援
周治平
夏少农
机构
[1]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实验研究室,上海中医学院生化教研组,上海中医学院生化教研组,上海中医学院生化教研组,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
关键词
患者; 尿尿素氮; 阴虚火旺型; 尿儿茶酚胺; 阴虚型; 排泄量; 尿素; 氮化物;
D O I
10.13288/j.11-2166/r.1981.10.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组成及生理现象都可分为阴、阳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方面,例如气、火、热、动、燥、明、快、兴奋等为阳,而其对应的形(血)、水、寒、静、湿、暗、慢、抑制等为阴。分析以上阴阳含义,其主要内容是围绕着人体能量代谢这个中心问题,因此可以设想,在人体阴阳平衡紊乱时,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也主要为人体能量代谢的异常。为此我们选择了内生肌酐(肌酸的代谢产物)与尿素(蛋白质的代谢产物)的排泄量,作为有关能量代谢和营养状况的观察指标,研究了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和消化性溃疡等阴虚火旺患者的尿肌酐量、尿素量与正常人之间有否明显差异?对于高血压病与甲亢患者,同时又测定了尿儿茶酚胺量进行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