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龙门山彭灌杂岩体的构造属性

被引:11
作者
林茂炳,马永旺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关键词
彭灌杂岩,构造侵位,构造片体,韧性剪切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6 [混合岩化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杂岩是一个巨大的岩性复杂的地质体,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剖面研究和1:5万区域地质填图表明,它是处于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中的一个构造变形十分强烈的构造片体,是推覆过程中经受了强烈改造的一个古老杂岩体的外来岩块。其接触关系和侵位方式均属构造成因,仅在片体内部局部保留原始热侵位特征。杂岩体内部的变形特征均属印支—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迹。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对龙门山南段宝兴-芦山地区构造格局的探讨 [J].
林茂炳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33-40
[2]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J].
林茂炳 ;
吴山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46-55
[3]   龙门山中北段重磁场特征与深部构造的关系附视频 [J].
宋鸿彪 ;
刘树根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74-82
[4]   龙门山及其邻区大地构造若干问题 [J].
赵友年 .
天然气工业, 1983, (04) :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