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1969年,日本盲人读书权保障协会(简称“盲人读协”)首次叩响了东京都立日比谷图书馆和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大门,向他们正式提出了“图书馆要为残疾人服务”的要求。在这之后20余年里的日本,满怀热情、积极为残疾人服务的图书馆员日渐增多,已设有为残疾人服务项目的图书馆也从1976年1050所馆中的270所馆(占26%)增加到1989年894个自治团体中的483个自治团体(占54%)。这里的数字表明,昔日的要求已经基本上变成了现实。 为什么样的残疾人服务 1970~1976年间,日本图书馆协会、日本图书馆问题研究会、东京都立图书馆协会等开始注意起“残疾人”和“为残疾人服务”的问题。至于什么样的人算残疾人,为什么样的残疾人服务等,大家的看法颇不一致。日本图书馆协会主持下的全国图书馆大会残疾人分会认为:残疾人应包括盲人、弱视者、聋哑人、瘫痪者等肢体、器官及其功能有缺陷的人;从图书馆服务对象上考虑,应包括住院病人、老人、病弱者;此外,还应包括从1990年国际识字年出台的不识字的文盲等。东京都立图书馆长协会和日本图书馆问题研究会直到现在还在坚持“为每一个利用图书馆有困难的人服务”这种提法。日本盲人读协则认为,“应该为每一个不能服务的人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