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比较分析

被引:49
作者
蔡拓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政治学理论; 世界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世界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内在关联,它们拥有共同的价值与理念,都关注并倡导人类的整体性利益与发展。世界主义有更浓重的哲学与伦理色彩,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更多体现了人类的社会性、政治性需求。世界主义有着更悠久的历史,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凸显于当下的全球化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世界主义在当代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种迫切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方面要依据其自身的理论支柱和价值指向,另一方面则要观照到现实的可能性。基于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可区分为两个层次与两种类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以两步走的方式,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地化。第一个阶段是基于主权国家之上的合作共赢,权责共担,共同利益和责任为导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阶段是基于类主体之上的,凸显全球情怀、全球关切、全球意识,以共同利益、责任与价值为导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2,
  • [2] 世界主义.[M].阿皮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 [3]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研究.[M].马俊峰;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 [4] 全球共同体.[M].(美) 入江昭;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 [5] 建构世界共同体.[M].哈佛燕京学社; 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 [6] 永久和平论.[M].(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著;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7] 人类的内在限度.[M].(美)欧文·拉兹洛(ErvinLaszlo)著;黄觉;闵家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 [8] 民主与全球秩序.[M].(英)戴维·赫尔德(DavidHeld)著;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9] 共同体与社会.[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 [10] 亚里士多德全集.[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