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被引:27
作者
蓝振江
蔡红霞
曾涛
王硕果
郭海燕
曾宗永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物量; 植物群落; 空间分布; 相对重要性; 九寨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422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以及生物量在九寨沟的空间分布格局 ,并用群落的总生物量量度不同群落在九寨沟陆生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在野外实地调查中 ,采取皆伐法测定了乔木群落林下层以及灌丛和草甸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 ;对样方中乔木的胸径、树高进行了测量 ,利用经验公式估算乔木层的生物量 .研究结果表明 ,所有群落中生物量最大的为亚高山暗针叶林 ,平均为 380thm-2 左右 ,总生物量亦占了整个九寨沟生物量总量的 90 %以上 ,为九寨沟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植物群落 ;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植被生物量最小 ,平均为 1thm-2以下 .整个九寨沟的总生物量约为 8.3× 10 6t,平均生产力大于 5 .89thm-2 a-1.垂直分布上 ,生物量一般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在halt=30 0 0m以上达到最大值 ,之后则随海拔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这种分布格局与土壤、气候、人类干扰等各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九寨沟几乎所有类型的群落的平均生物量都要高于全国同类群落的平均水平 .图 3表 4参 18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四川红杉生物产量的估测模型 [J].
周世强 ;
黄金燕 .
四川林业科技, 1991, (02) :67-69
[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冯宗炜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3]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M].陈灵芝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