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化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美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展望

被引:8
作者
罗先锋 [1 ,2 ]
黄芳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高等职业教育; 美国; 中国;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6.08.17
中图分类号
G71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应用日本学者金子元久普及化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就学者和院校机构两个维度客观描述了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普及化阶段的横向扩大、纵向延长及高质量无边界化三个侧面的变化。梳理发现在扩大就学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适龄和低收入家庭背景的学生为主,美国则以非全日制、非传统年龄、女性学生为主,并显著推进了少数族群的教育公平。顺应进入普及化阶段的需要,中美高等职业院校在多样性、多功能性和开放性方面都进行了很多实践,且形成了以公立职业院校为主,私立院校为辅的体系。未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平衡入学机会扩大和质量提升问题,回应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及社会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积极融入终身教育体系,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排头兵。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模型的预测 [J].
易梦春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03) :47-55
[2]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逻辑 [J].
别敦荣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03) :31-42
[3]   论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 [J].
罗先锋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 (05) :22-28
[4]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天野郁夫, 2014
[5]  
潘懋元文集[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潘懋元,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