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验证——开放条件下“刘易斯转折点”的检验与变异

被引:1
作者
相伟
机构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开放条件; 二元经济;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4.05.009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刘易斯转折点"是内嵌在二元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探索中国就业领域里诸多矛盾现象的切入点。中国基本符合二元经济理论的假设条件,经济发展路径与二元经济理论大致相同,但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体制条件有着明显不同,可将中国简化为一个开放条件下加速解体的二元经济。要判断是否经过"刘易斯转折点",需要把数量标准作为基本依据、价格标准作为参考依据。中国虽然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年龄偏大,40岁以上劳动力占大多数,提高了转移难度;再加上中国特殊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农民工工资的结构性上涨即主要由绩效工资(即计件工资)上涨支撑、基本工资上涨幅度不大,进一步排斥了年龄偏大的农村劳动力,农村中可转移劳动力已近枯竭,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刘易斯转折点"的过早到来。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2]   被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论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 [J].
蔡昉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2) :40-53+4
[3]   刘易斯拐点的再认识 [J].
刘伟 .
理论月刊, 2008, (02) :130-133
[4]  
刘易斯转折点[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8
[5]  
二元经济论[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刘易斯(Lewis, 1989
[6]  
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 华夏出版社 , (美)费景汉(Fei,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