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知识的编码

被引:11
作者
匡辉
机构
[1]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内隐知识; 编码知识; 编码;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5.01.006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知识的编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内隐知识和编码知识只是知识在不同编码程度时的表述,其中内隐知识高度依赖行为主体,而编码知识具有可共享性,能够脱离其生产者而存在和传播。内隐知识是伴随性的,它依赖于背景知识和知识生产者的洞察力、直觉、思维模式、信仰、经验等因素。内隐知识主要有四种编码方式:数字化、程序化、定义分类和隐性传播。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96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 [J].
肖广岭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08) :20-23+34
[2]  
科学哲学通论.[M].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M].冯之浚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4]  
知识的进化.[M].(美)维纳·艾莉(VernaAllee)著;刘民慧等译;.珠海出版社.1998,
[5]  
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美)保罗·S.麦耶斯(PaulS.Myers)主编;蒋惠工等译;.珠海出版社.1998,
[6]  
客观知识.[M].[英]波普尔(Popper;K·R·) 著;舒炜光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