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绿僵菌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被引:52
作者
张泽华
高松
张刚应
王扬
杨宝东
张卓然
郑双悦
王梦龙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
[2] 内蒙古草原工作站!呼和浩特
[3] 内蒙古草原工作站!呼和浩
关键词
绿僵菌; 东亚飞蝗; 亚洲小车蝗; 草原蝗虫; 油剂;
D O I
10.16409/j.cnki.2095-039x.2000.02.001
中图分类号
S476.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9年在内蒙古草原进行了用绿僵菌油剂超低量喷雾防治蝗虫的试验。结果表明 ,对 5种蝗虫 (亚洲小车蝗、红翅皱膝蝗、毛足棒角蝗、白边痂蝗、轮纹异痂蝗 )的防效显著。喷药后 8天 ,对主要蝗虫亚洲小车蝗 (占混合虫口的 92 .2 % )的防效达 48.0 % ,12天后增至 88.1%。蝗虫死亡后 2~ 3天 ,失水形成僵虫 ;7~ 10天虫尸上出现绿色粉状的绿僵菌孢子。孢子的扩散有可能继续起着控制蝗虫虫口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1993年非洲利用绿僵菌油剂防治蝗虫和蚱蜢的试验结果 [J].
邱式邦 .
生物防治通报, 1994, (04) :186-186
[2]   四种不同绿僵菌菌株对东亚飞蝗毒力的初步观察 [J].
陆庆光 ;
邓春生 ;
张爱文 ;
陈长风 .
生物防治通报, 1993, (04) :187-187
[3]  
Aerial spray trials against brown locust ( Locustana pardalina , Walker) nymphs in South Africa using oil-based formulations of Metarhizium flavoviride[J] . R.E. Price,R.P. Bateman,H.D. Brown,E.T. Butler,E.J. Müller.Crop Protection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