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东南缘沉积岩的Nd同位素研究

被引:21
作者
周秦禧,陈江峰,张巽,文东,谢智,徐祥,邢凤鸣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Nd同位素模式年龄,沉积物物源区,扬子地块东南缘;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5.03.005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扬子地块东南缘上溪群分布区及其周边沉积岩的Nd同位素研究结果,支持存在一条苏浙皖古生代裂陷槽(或江南深断裂)的观点。上溪群以北直至长江边所分布的震旦系-古生代的盖层沉积岩,其Nd模式年龄有两组,表明物源区不同。裂陷槽以北,沉积岩的物源区为Nd模式年龄约2.0~2.1Ga的扬子物源区;以南的沉积岩表现出明显的幔源物质混染,显示出元古代岩浆活动的影响,而上溪群分布区以南直到江绍断裂附近主要表现上溪物源区的影响,华夏地块古老基底岩石则无显著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壳幔演化与成岩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M].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编;.地震出版社.1993,
[2]  
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M].李继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长江中下游早元古代基底的发现及意义 [J].
邢凤鸣 ;
徐祥 ;
李志昌 .
科学通报 , 1993, (20) :1883-1886
[4]   皖南浅变质岩和沉积岩的钕同位素组成及沉积物物源区 [J].
陈江峰 ;
周泰禧 ;
邢凤呜 ;
徐祥 ;
K.A.Foland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9, (20) :1572-1574
[5]  
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J].许靖华;孙枢;李继亮.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7, 10
[6]   江南一条地层、岩相、古生物等突变带的性质问题 [J].
杨志坚 .
地质论评, 1981, (02) :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