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责任形式的理论基础

被引:4
作者
宁子昂
机构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 数人侵权; 不真正连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责任形式是数人侵权的核心问题。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1条、第12条改变了以往司法解释中以行为模式判断责任形式的方法,能够使责任形式更加明确、操作更为简单,同时也能避免使加害人承担过重的责任。但是将11条以外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统一认定为按份责任不但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在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体系上也缺乏一致性。因此,应当更加注重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在数人侵权责任形式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更加具有弹性的责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连带债务研究.[M].张定军;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判例形成的日本新侵权行为法.[M].(日) 圆谷峻; 著.法律出版社.2008,
[3]  
民法债编总论.[M].陈荣隆修订;郑玉波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  
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ChristianVonBar)著;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
[5]  
债法总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数人侵权的体系构成——对侵权责任法第8条至第12条的解释 [J].
曹险峰 .
法学研究, 2011, 33 (05) :54-69
[7]   《侵权责任法》的中国特色解读 [J].
王利明 .
法学杂志, 2010, 31 (02) :1-6
[8]   共同侵权的类型要素及法律效果 [J].
叶金强 .
中国法学, 2010, (01) :63-77
[9]   美国侵权法上连带责任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J].
胡海容 .
法商研究, 2008, (03) :115-122
[10]   共同侵权民事责任浅析 [J].
张明福 .
山东法学, 1987, (03)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