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迷坝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2
作者
李淼
张成立
苑克增
晏云翔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济南市自来水公司
[3]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陕西西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4] 陕西西安 
[5] 山东济南 
关键词
后碰撞花岗岩; 地球化学; 二元岩浆混合; 南秦岭;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4.03.022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揭示南秦岭勉略带北部迷坝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方法 利用元素地球化学资料,结合岩体地质和岩相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岩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K2O+Na2O和Sr含量及Zr/Y值较高;岩体具后碰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岩体是由二元岩浆尚未彻底混合而形成的。结论 指示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已进入到后碰撞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东秦岭西坝花岗岩体及其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张成立
    罗静兰
    李淼
    王煜
    [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 384 - 388
  • [2] 造山后构造岩浆作用研究评述
    李晓勇
    郭锋
    王岳军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1) : 68 - 78
  • [3] 中国东部燕山期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成矿意义
    张旗
    王焰
    钱青
    杨进辉
    王元龙
    赵太平
    郭光军
    [J]. 岩石学报, 2001, (02) : 236 - 244
  • [4] 南秦岭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孙卫东
    李曙光
    Yadong Chen
    李育敬
    [J]. 地球化学, 2000, (03) : 209 - 216
  • [5]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黑沟峡变质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古生代洋盆及其闭合时代的证据
    李曙光
    孙卫东
    张国伟
    陈家义
    杨永成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 223 - 230
  • [6] 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构造[J]. 张国伟,孟庆任,赖绍聪.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