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山地区铜矿床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志勇 [1 ]
张开诚 [1 ]
宋忠宝 [2 ]
刘淑英 [3 ]
机构
[1]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3]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关键词
风火山;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砂岩型铜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风火山地区铜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带的西段,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从而影响了人们对该矿床成矿环境及成因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地勘工作特别是地质大调查资源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初步查明了区内风火山群沉积环境、沉积序列及含矿层位,建立了构造格架及构造变形序列。笔者根据野外实践,对该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风火山铜矿床属于砂岩型铜矿床,构成砂岩型铜矿的各铜矿化带,均呈夹层产于风火山群砂泥岩中,含矿层岩性均为浅灰—灰绿色厚—中厚层状细粒(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夹深灰色薄层碳质泥岩。整个风火山成矿带上各矿化带的形态、矿化体特征基本一致,均呈层状产出。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2]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第三纪风火山群沉积环境分析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沉积学报, 2001, (01) :28-36
[3]   滇西北金沙江带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形成环境及时代 [J].
孙晓猛 ;
张保民 ;
聂泽同 ;
梁定益 .
地质论评, 1997, (02) :113-120
[4]   滇西南昌宁—孟连带和澜沧江带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演化 [J].
刘本培 ;
冯庆来 ;
方念乔 ;
贾进华 ;
何馥香 .
地球科学, 1993, (05) :529-53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