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的季节变化及淋溶过程
被引:14
作者:
李向应
[1
]
李忠勤
[1
]
陈正华
[2
]
赵中平
[1
]
尤晓妮
[1
]
朱宇漫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1号冰川;
雪坑;
pH值;
电导率;
季节变化;
淋溶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自2002年9月14日至2004年9月28日,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雪坑中连续观测取样,频率为1次/周。对表层雪样品和粒雪坑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雪的pH值和电导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本区域的主导山谷风风向NE和ENE密切相关。在春季,由于尘暴发生频率的增加,表层雪的pH值呈现较强碱性,电导率达到最大值;在冬季,由于原生气溶胶向次生气溶胶的转化,pH值呈现较弱碱性,电导率达到最小值。在后沉积过程中(2003年10月4日至2004年9月8日),雪坑中不同时期的pH值和电导率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淋溶过程。电导率的峰值P1进入粒雪冰的时间比与它相对应的大粒径(直径>10μm)微粒的浓度峰值提前40天左右;在有的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的峰值出现在污化层附近,与污化层的位置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污化层对可溶性离子的淋溶作用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Ca2+是影响表层雪中pH值和电导率变化的最主要离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