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古近系沉积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52
作者
张文朝
杨德相
陈彦均
钱铮
张超文
刘会纺
机构
[1] 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冀中坳陷; 构造单元; 沉积构造特征; 油气藏; 复式油气聚集带; 勘探前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依据冀中坳陷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地层发育和油气成藏特点,把冀中坳陷划分出12个凹陷和7个凸起。认为冀中坳陷古近纪经历了5个沉积演化阶段,发育两大成湖期和多种类型的储集体,形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沉积构造格局。认为东西分带的沉积格局控制东富西贫的油气分布特点,源岩母质类型控制南油北气的分布特点,洼槽类型控制油气资源潜力和油气勘探前景,次级构造带控制油气藏类型、油气贫富程度和油气聚集带形成,以古潜山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形式。最终指出,冀中坳陷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深化老区勘探是华北油田找油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03 / 11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华北侏罗纪大地构造:综评与新认识 [J].
张岳桥 ;
董树文 ;
赵越 ;
张田 .
地质学报, 2007, (11) :1462-1480
[2]   松辽盆地西南部青山口组三段底界不整合面与油气分布 [J].
王建功 ;
卫平生 ;
杨建礼 .
地质论评, 2005, (05) :88-95
[3]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复合伸展构造 [J].
孙冬胜 ;
刘池阳 ;
杨明慧 ;
杜金虎 ;
张以明 ;
张锐锋 .
地质论评, 2004, (05) :484-491
[4]   廊固凹陷的拆离滑脱构造 [J].
赵红格 ;
刘池洋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315-319
[5]   冀中坳陷老第三纪湖盆演化与油气 [J].
张文朝 ;
崔周旗 ;
韩春元 ;
郭永军 ;
王洪生 ;
李莉 ;
王海潮 ;
李新坡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45-54
[6]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油性 [J].
张文朝 .
地质科学, 1998, (02) :78-87
[7]   二连盆地“洼槽”控油规律与油气勘探前景 [J].
张文朝 ;
祝玉衡 ;
姜冬华 ;
高双 ;
曹兰柱 .
石油学报, 1997, (04) :25-31
[8]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体系的分类 [J].
薛良清 ;
W.E.Galloway .
地质学报, 1991, (02) :141-153
[9]  
冀中拗陷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区.[M].杜金虎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10]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进展.[M].赵重远等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