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瓣海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4
作者
邱凤英 [1 ,2 ]
朱可峰 [3 ]
廖宝文 [2 ]
黄志权 [3 ]
章家恩 [3 ]
李志辉 [1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3] 华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无瓣海桑; 光合作用; 光合速率; 日变化; 生理生态因子; 响应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以广州南沙区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无瓣海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并探讨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叶片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和午后14∶00时,并出现明显午休现象。影响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有光强、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无瓣海桑叶片的Tr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时,影响Tr的生理生态因子主要有叶面温度、气孔导度和相对湿度等。无瓣海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00,1800μmol.m-2-s1左右,CO2补偿浓度和饱和浓度分别为50,900μmol.mo-l1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南方岩榆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夏尚光 ;
张金池 ;
梁淑英 .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03) :8-11+36
[2]   松栎混交林中马尾松与白栎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J].
李志辉 ;
卢兆银 ;
杨艳 ;
张斌 ;
杨模华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1) :76-80
[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福娟 .
农机化研究 , 2004, (04) :237-237
[4]   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适应性分析 [J].
廖宝文 ;
郑松发 ;
陈玉军 ;
李玫 ;
李意德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10-15
[5]   引种推广红树林新品种——无瓣海桑 [J].
黄国红 .
广西林业, 2003, (01) :24-24
[6]   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J].
黄月琼 ;
吴小凤 ;
韩维栋 ;
刘新田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4) :533-536
[7]   沙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日动态变化 [J].
宋霞 ;
陈凤华 .
内蒙古林业, 2001, (12) :25-25
[8]   光强、温度、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J].
冀瑞萍 .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4) :36-37
[9]   夜间低温对红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杨盛昌 ;
林鹏 ;
李振基 ;
王文卿 ;
中须贺常雄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10]   人工污水对温室中秋茄苗光合速率的影响 [J].
缪绅裕 ;
陈桂珠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3) :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