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普兰涕松上新世孢粉植物群

被引:15
作者
曹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植物化石层; 外壁; 喜马拉雅山脉; 植物群; 植物区系; 松属; 海拔高度; 上新世; 第三纪; 普兰; 西藏;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2.04.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前言中国科学院的西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于1976年夏季,首次在西藏阿里地区进行多学科考察.南京大学地理系王富葆,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坡孔雀河流域的涕松褐煤露头剖面,采集了15块孢粉样品,赠给笔者研究.经过分析,其中7块样品获得孢粉化石,种类繁多,含量丰富,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早、中期.这一孢粉植物群对探讨西藏高原的古植被、古气候和古地理的演变,以及喜马拉雅山脉的上升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孢粉样品的处理由黄凤宝分析,照片由毛继良拍摄,插图由徐宝瑞绘制.孢粉属种承我院植物研究所张金谈鉴定,文稿承王富葆提出宝贵意见,均在此表示感谢.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84+523 +52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