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对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探讨

被引:3
作者
张光辉
黄世虎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建设; 真理性; 价值性; 统一;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8.06.052
中图分类号
D60 [政策、政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真理性与价值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在其建设过程中,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往往导致意识形态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的分离,给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带来挫折甚至灾难。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价值性";改革开放至江泽民"七一"讲话,"强调意识形态的真理性";江泽民"七一"讲话至今,"意识形态建设走向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剖析每个演变阶段的特征以及这个演变轨迹背后蕴藏的规律,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党的执政理念和资源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 [J].
周位彬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94-197
[2]   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 [J].
萧功秦 .
浙江学刊, 2006, (04) :131-136
[3]   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要——一种基于对二者关系学理分析基础上的探讨 [J].
张光辉 ;
董业宏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1) :31-35
[4]   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生产力标准的继承和发展 [J].
张光辉 ;
管新华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3, (06) :26-28
[5]  
德意志意识形态[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2003
[6]  
中国政治[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汤森, 2003
[7]  
伟大的中国革命[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美)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著, 2000
[8]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9]  
单向度的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马尔库塞(Marcuse,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