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智慧武汉发展评价及模式优化:理论与实证

被引:26
作者
李霞 [1 ]
戴胜利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模式优化; Factor-RBF神经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1 ;
摘要
智慧城市为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更优解决方案。本文构建基于创新驱动、智慧经济辐射、智能基础设施与枢纽、智慧信息服务、智慧交通枢纽、全球网络与国际化竞争、个性化发展七维度Factor-RBF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面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智慧武汉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智慧武汉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智慧产业以高新开发区为载体快速集聚发展并促进城市"中心-外围"辐射效应;智能基础设施滞后与智慧信息枢纽需求增长非均衡发展;智慧应用体系与城市服务融合不足;区位优势因缺乏运输体系协调与智慧化枢纽升级而在全球网络中节点弱连接。鉴于此进一步提出涵盖四个实施阶段与五条优化对策的智慧武汉发展模式优化框架,为实现具有控制、辐射、枢纽与服务功能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与实践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智慧城市政策对城市智慧水平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分析 [J].
潘思辰 ;
苏义坤 .
工程管理学报, 2017, 31 (06) :55-60
[2]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 [J].
王海燕 ;
郑秀梅 .
中国软科学, 2017, (01) :41-49
[3]   基于多元主体协同的智慧城市信息生态链设计 [J].
马捷 ;
胡漠 ;
连明 .
情报科学, 2016, 34 (12) :70-74+81
[4]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基于147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J].
于文轩 ;
许成委 .
公共管理学报, 2016, 13 (04) :127-138+159
[5]   基础设施供给与效率对“中国制造”的影响研究 [J].
欧阳艳艳 ;
张光南 .
管理世界, 2016, (08) :97-109
[6]   基于网络DEA的区域创新网络共生效率评价 [J].
叶斌 ;
陈丽玉 .
中国软科学, 2016, (07) :100-108
[7]   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城市群2000—2012年市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金祥荣 ;
赵雪娇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6 (05) :170-181
[8]   基于WIOD数据的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J].
钱旦敏 ;
余苏 ;
裘茗烟 ;
郑建明 ;
耿劲松 .
情报科学 , 2016, (04) :138-142
[9]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魏江 ;
黄学 .
科研管理, 2015, 36 (12) :9-18
[10]   基于BP-VRM的工业化对信息化促进效率评价 [J].
朱方伟 ;
马跃 .
科研管理, 2015, 36 (12) :16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