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木×杉木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7
作者
陈小月
机构
[1] 南平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关键词
桤木; 杉木; 混交林; 生物量; 分布格局;
D O I
10.16259/j.cnki.36-1342/s.2009.01.012
中图分类号
S718.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发展阔叶树种造林,应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对桤木×杉木混交林各模式林分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及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的林分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由高到低为:行间混交、行带混交、株间混交、杉木纯林,以行间混交的乔木层生物量及生产力最高,分别为68.66(t/hm2)和6.86(t/hm·2a);混交林各经营模式的营养空间分布均比杉木纯林合理,能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福建柏檫树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J].
邹双全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8, (01) :40-43
[2]   人工造林与持续经营 [J].
沈照仁 .
世界林业研究, 1994, (04) :8-13
[3]   福建柏、杉木及其混交林生长与生态效应研究 [J].
盛炜彤 ;
薛秀康 .
林业科学, 1992, (05) :397-404
[4]   杉木套种山苍子模式的结构与生物量初步研究 [J].
杨玉盛 ;
林先富 ;
俞新妥 ;
邹双全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1, (04) :341-348
[5]  
阔叶树种栽培[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陈存及, 2000
[6]  
混交林营造原理及技术[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俞新妥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