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土壤不同形态镍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6
作者
谢忠雷 [1 ]
杨佰玲 [2 ]
包国章 [1 ]
董德明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东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镍的形态;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6.04.018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通过自然茶园土壤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探讨浙江、江苏和安徽13个茶园土壤镍的污染状况、形态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形态镍的含量与土壤镍总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部分茶园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镍污染;茶园土壤镍的形态分布有一定差异,按镍的含量多少排序,一般为残渣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除了交换态以外的所有其他形态的镍含量均随土壤镍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镍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呈显著增加趋势,而交换态镍则呈减少趋势,但不显著;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镍显著减少,而其他形态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均不显著;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镍含量均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随粘粒含量的增加所有形态中的镍呈增加趋势,但除了残渣态外增加趋势均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99 / 6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镍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J].
蔡信德 ;
仇荣亮 ;
陈桂珠 .
生态科学, 2004, (03) :273-277
[2]   茶园土壤污染和防治 [J].
吴洵 .
福建茶叶, 2004, (02) :22-23
[3]   南京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 [J].
卢瑛 ;
龚子同 ;
张甘霖 .
环境化学, 2003, (02) :131-136
[4]   公路边茶园土壤与茶树中重金属的积累与分布 [J].
吴永刚 ;
姜志林 ;
罗强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9-42
[5]  
海南省土壤中的镍[J]. 廖金凤.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S2)
[6]   土壤──植物系统中镍研究进展述评 [J].
杨定清 .
西南农业学报, 1996, (04) :109-116
[7]   镍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J].
扶惠华 ;
王煜 ;
田廷亮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01) :45-49
[8]  
土壤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学垣主编, 2001
[9]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
[10]  
环境背景值数据手册[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李健,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