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11
作者
张凤琦
胡攀
机构
[1] 重庆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关键词
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多样性;
D O I
10.19631/j.cnki.css.2008.02.018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面临衰退、萎缩乃至失传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文化学的视角出发,比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的现状,由此反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和对策.其关键在于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变"与"不变"的关系、"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保护"与"创新"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 [J].
费孝通 .
群言, 2005, (02) :13-16
[2]   东学西渐与东化——为《东方论坛》“东学西渐”栏目而作 [J].
季羡林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 (05) :1-5+111
[3]   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 [J].
何平 .
史学理论研究, 1999, (02) :68-79+159
[4]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