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西北的中华棘鱼化石及地质意义

被引:17
作者
刘时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塔里木; 志留系; 中华棘鱼;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95.02.001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记述了塔里木巴楚县北闸衣木干他乌组中的棘鱼鳍刺化石,并简要回顾了产自长江中、下游地区(扬子区)中华棘鱼群化石的研究结果。经比较后认为,两地所产的棘鱼鳍刺化石总体上是相似的,其中锅顶山组或坟头组中和衣木干他乌组中所产的更为接近。一般来说,衣木干他乌组的层位也应和锅顶山组或坟头组的大致相当,同为中志留统。衣木子他乌组时代的更正,又使得塔里木和扬子地区中古生代地层的框架能很好地进行对比,进而证实,塔里木和扬子地区在志留纪时曾是相互邻近或彼此相连。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5+169 +1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华棘鱼(Sinacanthus)化石的古地理意义 [J].
刘时藩 .
科学通报 , 1993, (21) :1977-1978
[2]   湘西溶溪组的棘鱼化石及其层位 [J].
曾祥渊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 (04) :287-295+322
[3]   新疆柯坪地区Sinacanthus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J].
王朴 ;
胡继宗 ;
宋杉林 ;
杨笑春 .
新疆地质, 1988, (03) :47-50
[4]   中国志留纪脊椎动物群的初步研究 [J].
潘江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7, (01) :161-185+187
[5]   论湖北含中华棘鱼层位的时代问题附视频 [J].
黎作骢 .
地层学杂志, 1980, (03) :221-225
[6]   华南泥盆纪棘鱼化石新材料及其意义 [J].
刘时藩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3, (02) :144-148
[7]   江西九江、瑞昌西北部中志留统下部发现鱼化石 [J].
李才旺 ;
黄恩邦 .
地质论评, 1966, (02) :159-159
[8]   华南几种泥盆纪及石炭纪鱼化石 [J].
潘江 .
古生物学报, 1964, (01) :13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