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潮汐沉积模式

被引:7
作者
吴梦源
机构
[1] 北京市地质研究测试中心
关键词
叠层石; 泥晶; 相标志; 雾迷山组; 雾迷山灰岩; 蓟县群; 云岩; 碳酸盐岩; 化学岩; 沉积构造; 地质构造; 潮汐沉积; 纹层状构造; 北京地区;
D O I
10.13937/j.cnki.sjzjjxyxb.1988.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层当数十三陵剖面最为典型,出露厚度2229米。前人按岩性、化学成分、叠层石、沉积韵律与旋回性等划分四个岩性段。笔者经多年剖面观察,较详细地描述地层中出露的各种原沉积构造与相标志,用来识别确定岩石成因类型。然后采用马尔柯夫链进行数学统计分析,旨在建立地方性的沉积层相序模式。经分析后认为,本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地层中沉积韵律十分显著,可归纳总结出三种类型:即水进型、水退型和连续对称型。浅水动荡标志十分发育,拥有多种形态类型的叠层石,具有欧文(1965)、扬(1972)所提出的陆表海潮汐沉积特征。据此得出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湖汐沉积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晚前寒武纪假裸枝叠层石科(新科).[J].梁玉左;曹瑞骥;张录易;邱树玉;肖宗正;曹仁关;段锦荪;杜汝霖;卜德安;高振家.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4, 01
[2]   燕山西段震旦亚界地层岩石学特征及其沉积相 [J].
赵澂林 ;
王中文 ;
迟元苓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79, (01) :1-32+116
[3]  
蓟县震旦亚界叠层石的研究.[M].国家地质总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等编;.地质出版社.1979,
[4]  
电子计算机在地层分析中的应用.[M].[美]哈博(J·W·Harbaugh);[美]梅里亚姆(D·F·Merriam) 著;张启锐 译.科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