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

被引:53
作者
孙天琦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旁格宾语; 非核心论元; 施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3 [句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以类型学的视角,把汉语的旁格宾语结构归入施用范畴,分析了其句法特征、生成机制及语用动因,发现旁格成分虽然占据了宾语的句法位置,但与典型的客体宾语有较大差别,两者应该加以区分。施用操作的引入可以为汉语非核心论元的允准提供一种可能的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Vi+NP中NP的句法地位 [J].
杨永忠 .
语言研究, 2007, (02) :59-64
[2]   Vi+NP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 [J].
杨永忠 .
汉语学报, 2007, (01) :58-65+96
[3]   走向多层面互动的汉语研究 [J].
袁毓林 .
语言科学, 2003, (06) :53-72
[4]   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 [J].
陶红印 .
语言研究, 2000, (03) :21-38
[5]   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 [J].
郭继懋 .
中国语文, 1999, (05) :337-346
[6]   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 [J].
邢福义 .
世界汉语教学, 1991, (02) :76-84
[7]  
汉语韵律语法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冯胜利著, 2005
[8]  
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任鹰著, 2005
[9]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袁毓林著, 1998
[10]  
汉语如是观[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史有为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