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18
作者
顾松
苏丕雄
刘岩
张希涛
袁彪
王天佑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外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心房颤动 (AF)的发病特点 ,分析AF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观察我院CABG患者 2 35例 ,监测手术前后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收缩功能、左心房内径、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和电解质变化等。结果  2 35例患者CABG术后 4 2例 (17 9% )发生AF ,81%的AF发生于术后 1~ 3d ,持续 (12 0± 9 14 )h ,95 2 %患者 2 4h内恢复窦性心律 ;高龄 (≥ 70岁 )、低钾血症 (≤ 3 5mmol/L)、低镁血症 (≤ 0 70mmol/L)、左心功能不良[射血分数 (EF)≤ 0 4 0和 /或缩短分数 (FS)≤ 0 2 4 ]、左心房内径≥ 35mm、右冠状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术后AF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P分别为 0 0 0 1、0 0 0 9、0 0 16、0 0 30、0 0 36和 0 0 4 4 ) ;应用胺碘酮患者AF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低镁血症、左心房增大、右冠状动脉病变是术后AF的相关因素 ;高龄、左心室功能不良、低钾血症是术后AF的独立高危因素 ;预防应用胺碘酮能明显降低术后心室率 ,有效地抑制术后AF的发生 ,促进AF转复 ,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 ,并且具有较好安全性和耐受性 ,是术后AF的保护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predictors and the role of MgSO4 replacement. Nurler F. Journal of Cardiac Surger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