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混作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王旭 [1 ,2 ]
曾昭海 [1 ]
朱波 [1 ]
胡跃高 [1 ]
林叶春 [1 ]
陈恭 [1 ]
芦金生 [2 ]
袁喜兰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混作; 燕麦; 箭筈豌豆; 根际微生物; 数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试验以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种植模式的根际土壤为对象,对其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燕麦拔节孕穗期较低,开花期较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至成熟收获期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不同生育期,间混作处理比单作燕麦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数量(P<0.05)。收获期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大多数,其中间作混播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是单作燕麦的1.1倍左右,单作箭筈碗豆是单作燕麦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的1.3倍;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以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1∶2)和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1∶2)处理较高,单作燕麦最少。说明间作混播种植方式能起到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长期施肥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 [J].
李新旺 ;
门明新 ;
王树涛 ;
齐跃普 ;
许皞 .
草业学报, 2009, 18 (01) :9-16
[2]   混合盐碱胁迫对苗期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J].
张永峰 ;
殷波 .
草业学报, 2009, 18 (01) :46-50
[3]   丛枝菌根及其宿主植物对根际微生物作用的响应 [J].
王树和 ;
王晓娟 ;
王茜 ;
金樑 .
草业学报, 2007, (03) :108-113
[4]   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 [J].
田慧 ;
谭周进 ;
屠乃美 ;
李建国 ;
肖启明 .
耕作与栽培, 2006, (05) :10-12
[5]   不同连作年限麦冬根际微生物区系动态研究 [J].
李琼芳 .
土壤通报, 2006, (03) :563-565
[6]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的种间相互作用及氮转移研究 [J].
肖焱波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5) :965-973
[7]   模拟氮沉降对三种南亚热带树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J].
李德军 ;
莫江明* ;
方运霆 ;
蔡锡安 ;
薛璟花 ;
徐国良 .
生态学报, 2004, (05) :876-882
[8]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生物防治 [J].
郑军辉 ;
叶素芬 ;
喻景权 .
中国蔬菜, 2004, (03) :57-59
[9]   土壤酶学的研究进展 [J].
张咏梅 ;
周国逸 ;
吴宁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 (01) :83-90
[10]   用15N叶片标记法研究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的双向转移 [J].
褚贵新 ;
沈其荣 ;
李奕林 ;
张娟 ;
王树起 .
生态学报, 2004, (02) :2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