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25
作者
陈红 [1 ,2 ]
吴世新 [1 ]
冯雪力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不详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耕地开垦; 耕地利用; 年均变化率; 相对变化率;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新疆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其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3期耕地动态变化数据。从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对新疆3期耕地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面积变化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年均净增和开垦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耕地年均流失速度持续递减;耕地开垦由绿洲地区向沙漠、戈壁延伸,而耕地流失则主要集中在绿洲地区,中东、西北和西南的边缘地区的耕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大(Rid>1.02);耕地开发结构由草地和林地为主转向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未利用地的开发结构由裸土地、盐碱地为主转向沙地、戈壁和盐碱地为主,耕地的利用结构以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化始终是负转化,与草地间的转化是正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1980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特征 [J].
陈瑜琦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69-478
[2]   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与耕地资源配置研究 [J].
马永欢 ;
牛文元 .
中国软科学, 2009, (03) :11-16
[3]   中国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的演变及分析 [J].
辛良杰 ;
李秀彬 ;
谈明洪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2) :222-227
[4]   新疆在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战略地位分析 [J].
李志阳 ;
张红丽 ;
杨强 .
天津农业科学, 2009, (01) :16-18
[5]   基于能值分析的江苏省耕地生态足迹区域差异 [J].
段七零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4) :96-102
[6]   西北干旱区新疆水资源足迹及利用效率动态评估 [J].
张燕 ;
徐建华 ;
吕光辉 .
中国沙漠, 2008, (04) :775-780
[7]   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 [J].
石淑芹 ;
陈佑启 ;
姚艳敏 ;
李志斌 ;
何英彬 .
地理学报, 2008, (06) :574-586
[8]   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比较分析 [J].
赵小汎 ;
代力民 ;
陈文波 ;
于大炮 ;
周莉 .
地理科学, 2008, (02) :214-218
[9]   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绿洲地区耕地利用变化研究(英文) [J].
李宇 ;
齐晓明 ;
董锁成 ;
王丽丽 ;
方玉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117-121
[10]   中国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省域差异分析 [J].
曹银贵 ;
袁春 ;
周伟 ;
陶金 ;
华蓉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2)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