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质疑“一带一路”的三维分析:心理·利益·体系

被引:14
作者
王义桅 [1 ,2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欧盟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
[3]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方; 心理; 体系; 利益;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8.01.019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方对"一带一路"的质疑既呈现无知与偏见,也有利益驱使、趋势担忧,反映出西方不习惯、不甘心中国领导世界,不认可、不看好中国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推广。概括起来,有三大质疑:一是对世界的质疑:未来几十年世界面临不确定性,质疑是对自身不确定性的转移。二是对中国的质疑:1)意图质疑:过剩产能倾销?中国改写国际规则?2)套路质疑:中国把国内那套带到国外?3)能力质疑:中国模式本身能否持续,国外能否推广?4)结果质疑:中国主导?中国中心秩序?三是对"一带一路"本身的质疑,包括:1)性质质疑:"一带一路"是公共产品还是中国战略?2)路径质疑:开放透明?规则导向还是发展导向?能否坚持公平竞争?3)方式质疑:"一带一路"如何融资?能否坚持高标准,如环境标准、劳工标准?与现有机制什么关系?4)效应质疑:如何评估"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效应?如何处理地区领土争端?一国一策会否导致歧视性安排?5)有效性质疑:"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克服种种风险?6)后果质疑:"一带一路"是否制造债务危机?如何事先评估?本文从心理、利益、体系三个维度对此做了一一剖析,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4+248 +2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