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土壤层S7和黄土层L8的天然剩磁锁定深度初探

被引:8
作者
杨天水 [1 ]
李惠娣 [2 ]
傅建利 [2 ]
MToshiaki [3 ]
杨振宇 [2 ]
HMasayuki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Research Center for Inland Seas,Kobe
关键词
古土壤; 黄土; 地磁极性转换; 地磁漂移; 天然剩磁锁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 [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详细的古地磁及岩石磁学研究表明磁铁矿和赤铁矿是宝鸡古土壤层S7和黄土层L8的特征剩磁的主要载磁矿物,在稳定的正反极性期间,这两种磁性矿物携带的剩磁方向完全一致。然而,在地磁漂移事件或者松山-布容(M-B)极性转换的过程中,这两种载磁矿物有时携带的剩磁方向不同。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结果证实宝鸡古土壤层S7和黄土层L8能记录300~500年的短期地球磁场极性倒转事件。经与日本大阪湾高分辨率的海洋沉积物中记录的同期短期极性倒转事件相比,估算宝鸡剖面土壤层S7和黄土层L8的天然剩磁锁定深度小于5~8cm。
引用
收藏
页码:972 / 98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 [J].
安芷生 ;
张培震 ;
王二七 ;
王苏民 ;
强小科 ;
李力 ;
宋友桂 ;
常宏 ;
刘晓东 ;
周卫健 ;
刘卫国 ;
曹军骥 ;
李小强 ;
沈吉 ;
刘禹 ;
艾莉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678-693
[2]   三门峡地区黄土L9的重磁化现象及原因探析 [J].
王喜生 ;
杨振宇 ;
Lvlie Reidar ;
裴军令 .
第四纪研究, 2005, (04) :453-460
[3]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组构特征及其指示的古风向 [J].
黄孝刚 ;
孙继敏 .
第四纪研究, 2005, (04) :516-522
[4]   甘肃灵台黄土剖面记录地球磁场长期变化的可靠性探析 [J].
朱日祥 ;
郭斌 ;
潘永信 ;
刘青松 ;
A. Zeman ;
V.Suchy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324-330
[5]   中原邙山黄土及构造与气候耦合作用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肖华国 ;
薛滨 ;
王苏民 ;
孙东怀 ;
安芷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1) :51-57
[6]   Cobb Mountain极性事件在黄土中的记录 [J].
郭斌 ;
朱日祥 ;
岳乐平 ;
吴汉宁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4) :327-333
[7]   海陆气候变化记录相滞后:松山-布容极性转换约束 [J].
朱日祥 ;
潘永信 ;
郭斌 ;
刘青松 .
科学通报, 1998, (10) :1131-1135
[8]   黄土和古土壤中磁性矿物的粒度分布 [J].
韩家楙 ;
姜文英 ;
褚骏 .
第四纪研究, 1997, (03) :281-287
[9]   中国第四纪古地磁学研究进展 [J].
朱日祥,岳乐平,白立新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162-173
[10]   中国黄土与红色粘土记录的地磁极性界限及地质意义 [J].
岳乐平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03) :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