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西墩滩荒漠植物生长对水分变化响应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永喆 [1 ]
牛赟 [2 ,3 ,4 ]
张虎 [2 ,4 ]
闫克林 [2 ,4 ]
吕东 [2 ,4 ]
赵明 [2 ,4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
[2] 甘肃张掖生态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4]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
关键词
生物量; 盖度; 土壤质量含水率; 荒漠化防治; 黑河中游;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6.218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分析荒漠化防治中植物生长与水分变化的关系,在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建立试验站长期定位监测,已取得了土壤水、地下水、降水等水分数据和生物量、盖度等植物生长数据,并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植物生长和水分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2006-2014年际变化上,土壤水和降水变化较剧烈,地下水位变化较缓和。植物盖度变化呈波动性略有增大趋势,而生物量、降水、土壤水、地下水位变化呈波动性略有降低趋势,但变化都不明显。2)在植物生长季的3-11月份期间,土壤各层含水率变化步调基本一致,植物平均生物量和盖度变化步调基本一致,降水量、地下水埋深变化步调基本一致,年内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降水>地下水位>土壤水>生物量>盖度。3)植物平均生物量与平均盖度、地下水埋深、降水量的回归模型为B=1.895C-0.033D+0.834P+44.369(R2=0.796,P<005),通过模型可预测生物量变差的79.6%,准确率可达67.4%。本研究可为荒漠化防治中的水资源管理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对水资源影响的评估等提供科技支撑和参考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分结构及其土壤水热特征分析 [J].
牛赟 ;
刘贤德 ;
王立 ;
赵永宏 ;
常博 .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3) :385-391
[2]   矿山复垦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J].
潘德成 ;
邓春晖 ;
吴祥云 ;
宋品玉 ;
林玉友 ;
李纯乾 ;
屈文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03) :96-100
[3]   近40a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研究 [J].
闫峰 ;
吴波 .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6) :987-996
[4]   民勤荒漠区几种主要固沙植物群落的水分平衡特性 [J].
常兆丰 ;
韩福贵 ;
仲生年 ;
王强强 ;
张应昌 ;
汪媛艳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139-144
[5]   退化绿洲生态恢复的政策保障研究——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 [J].
李勇进 ;
李凤民 ;
柳波 ;
陈文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1) :12-18
[6]   黑河流域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 [J].
刘冰 ;
赵文智 ;
常学向 ;
李守波 .
中国沙漠, 2011, 31 (03) :716-722
[7]   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研究 [J].
赵传燕 ;
李守波 ;
冯兆东 ;
沈卫华 .
中国沙漠, 2009, 29 (02) :365-369+387
[8]   荒漠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响应研究进展 [J].
赵文智 ;
刘鹄 .
生态学报, 2006, (08) :2702-2708
[9]   林木耗水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J].
奚如春 ;
马履一 ;
王瑞辉 ;
徐军亮 .
生态学杂志, 2006, (06) :692-697
[10]   甘肃省张掖市土地荒漠化发展动态及成因探析 [J].
王金叶 ;
马永俊 ;
江泽平 .
中国沙漠, 2005, (03) :42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