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划分:学界纷争及其讨论

被引:4
作者
张贡生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经济区; 经济区划原则; 经济区划方案;
D O I
10.16537/j.cnki.jynufe.2010.06.00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中国的经济区划分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关于经济区划的原则,有二、三、四、五、七和九元论。由于所处的视角和遵循的原则不同,学界有三、五、六、七、八、九、十分法和"4+11"及"5+5"划分法。但不管怎样划分,都不应当使边缘区边缘化;经济区划分的单元总体上应该以地区为单位,但也不排除以县为单位;为加快经济区建设,需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经济区划分的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而不是相反;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市场的建立和产业的整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点—轴开发到网络式布局 [J].
张贡生 .
开发研究, 2010, (02) :1-5
[2]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J].
马庆林 .
南方金融, 2009, (07) :27-31
[3]   “3+4”:三大块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J].
孙红玲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0) :12-22
[4]   我国经济区域规划范围划分原则及方案研究 [J].
汪阳红 .
宏观经济管理, 2008, (07) :27-30
[5]   全面深刻理解“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J].
张贡生 .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 (01) :22-26
[6]   我国归类划分东中西部经济区已不适应发展要求 [J].
杨柏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 (04) :40-47
[7]   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演变 [J].
张继良 .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3) :25-28
[8]   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经济区域重构 [J].
李忠民 ;
张子珍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5) :38-43
[9]   我国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发展状态的实证分析 [J].
刘芳 ;
刘日昊 .
长白学刊, 2007, (03) :84-86
[10]   中国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行政协调 [J].
杨龙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02) :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