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结构分析与政策建议

被引:13
作者
唐文琳
范祚军
机构
[1] 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广西南宁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贸易结构; 竞争性; 互补性;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05.07.012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认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即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文章提出,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针对其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结构、经济结构及经济技术水平,寻求合作领域;遵循经贸合作的双向性,积极吸引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到东盟国家投资办厂;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协调机制;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构筑产业梯度转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研究 [J].
公峰涛 .
南开经济研究, 2003, (03) :51-54
[2]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J].
于津平 .
世界经济, 2003, (05) :33-40+80
[3]   中国外贸政策演变的效果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J].
王艳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 (08) :52-54
[4]   新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J].
朱钟棣 .
财经研究, 1999, (10)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