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碳酸岩地球化学

被引:41
作者
许成
黄智龙
刘丛强
漆亮
李文博
管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碳酸岩; 地球化学; EM1-EM2; 牦牛坪稀土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与稀土矿化时空密切共生的碳酸岩的成岩时代为喜山期.岩石组合为碳酸岩-正长岩,矿物组合为方解石-霓石-霓辉石-钠铁闪石-云母-正长石,岩石富含Sr,Ba,REE等不相容元素,具“初始火成碳酸岩”C,O同位素组成,相对高(87Sr/86Sr)0和低εNd,这些特征均表明岩石源于交代富集地幔.地质、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喜山期俯冲地壳物质与EM1地幔源区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形成本区碳酸岩较为特征的地幔源区的主要因素;交代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富CO2的碱性硅酸岩岩浆发生液态不混溶作用形成本区碳酸岩-正长岩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35 / 6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云南哀牢山金矿带含碳酸盐球粒煌斑岩脉的研究 [J].
黄智龙 ;
刘丛强 ;
肖化云 ;
韩润生 ;
许成 ;
李文博 ;
钟昆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8) :656-662
[2]  
秦岭钼矿带斑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和类型[J]. 陈衍景,李超,张静,李超,李震,王海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3]  
河南铁炉坪银矿成矿流体研究及其对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例证[J]. 隋颖慧,王海华,高秀丽,陈华勇,李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4]   大陆俯冲作用及青藏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崛起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姜枚 ;
李海兵 .
地学前缘, 1999, (03) :139-151
[5]   影响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因素及其机制 [J].
陈衍景 .
地学前缘, 1998, (S1) :112-121
[6]  
试论非常规超大型矿床物质组成、地质背景、形成机制的某些独特性——初谈非常规超大型矿床[J]. 涂光炽.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7]   碳酸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杨学明 ;
杨晓勇 ;
M.J.LeBas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5) :44-53
[8]   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从上地幔返回地表的证据 [J].
胡受奚 ;
赵懿英 ;
徐兵 ;
卢冰 ;
季海章 ;
叶瑛 .
地质学报, 1997, (03) :245-253+293
[9]   四川西南牦牛坪碱性伟晶岩-火成碳酸盐岩杂岩体的发现 [J].
蒲广平 .
地质论评, 1988, (01) :88-92
[10]  
中国攀西裂谷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张云湘,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