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

被引:91
作者
侯光才 [1 ]
林学钰 [1 ]
苏小四 [1 ]
王晓勇 [2 ]
刘杰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环境与资源学院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分中心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系自流水盆地; 含水层系统; 地下水系统;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6.03.013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地下水系统研究是正确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也是区域地下水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和含水介质空间展布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区域地下水动力场、水文地球化学场和深井Packer系统所获得的不同深度的水位数据以及同位素资料,将白垩系地下水流系统概括为局部水流系统、中间水流系统和区域地下水流系统3种类型。以盆地中部的白于山地表分水岭为界,划分为南北2个地下水亚系统和5个分支系统,其中南部黄土高原地下水亚系统为典型的自流水盆地,而北部沙漠高原地下水亚系统则具有潜水盆地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3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层系统分析 [J].
李云峰 ;
冯建国 ;
王玮 ;
李金荣 ;
王疆霞 ;
徐中华 ;
李英 .
西北地质, 2004, (02) :90-96
[2]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中氚的演化及其年龄 [J].
杨郧城 ;
侯光才 ;
马思锦 .
西北地质, 2004, (02) :97-100
[3]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层沉积学初探 [J].
谢渊 ;
王剑 ;
殷跃平 ;
武选民 ;
文冬光 ;
江新胜 ;
罗建宁 ;
魏伦武 ;
李明辉 ;
郑万模 .
地质通报, 2003, (10) :818-828
[4]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 [J].
王德潜 ;
刘方 ;
侯光才 ;
马思锦 .
西北地质, 2002, (04) :167-174
[5]   河南境内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与系统分析 [J].
曹剑锋 ;
冶雪艳 ;
王福刚 ;
赵林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3) :251-254
[6]   鄂尔多斯盆地由垩系地下水形成分布规律 [J].
刘世安,黄忠信,陈延,王琪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6, (01) :3-14
[7]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同位素特征.[A].文冬光;邱心飞;王德潜;侯光才;王志民;J.V.TURNER;.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2003,
[8]  
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M].陈梦熊;马凤山著;.地震出版社.2002,
[9]  
水文地质术语.[S].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长春地质学院;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