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重构的理论认知

被引:224
作者
龙花楼 [1 ]
屠爽爽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乡村重构; 乡村转型; 乡村地域系统; 行为主体; 作用机制; 乡村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面向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域日益复杂的人地关系,乡村重构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乡村重构即行为主体通过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影响乡村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的过程。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视角,从乡村重构的行为主体、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等方面进一步阐释了乡村重构的概念内涵,剖析了由诱发机制、支撑机制、约束/促进机制、引导机制、引擎机制构成的乡村重构作用机制框架。最后,基于政府行为对推动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乡村重构的引领作用,认为有必要重构乡村社会经济的政府干预框架,并对未来中国乡村重构需进一步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展开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