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非空间模拟方法下CLUE-S模型土地利用预测——以秦淮河流域为例

被引:45
作者
卞子浩 [1 ]
马小雪 [1 ]
龚来存 [2 ]
赵静 [1 ]
曾春芬 [1 ]
王腊春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科学与海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拟; CLUE-S模型; 非空间模块; 情景模拟; 秦淮河流域;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7.02.01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基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土地利用历史状况,选择CLUE-S模型对其2020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预测。分别使用线性回归、Markov模型、灰色GM(1,1)模型预测CLUE-S模型非空间模块的土地利用需求量,再嵌入CLUE-S中得到3种预测结果,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另外设定"自然发展"情景与考虑规划政策影响的"优化格局"情景,模拟2020年不同情景下秦淮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情况,并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模型、Markov模型、灰色GM(1,1)模型的Kappa指数分别为0.866、0.849、0.867,3种方法均满足模型精度要求;自然发展情景中2020年水域、水田、林地、城镇用地、旱地面积相对于2010年分别变化21.5%、-15.3%、-9.0%、51.5%、-28.9%,而优化格局情景下水域、水田、林地、城镇用地、旱地面积分别变化3.1%、-1.6%、10.8%、6.3%、-10.6%,相比于自然发展情景,优化情景土地利用状况更符合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生态用地连通性、提高雨水下渗能力以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要求,为后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秦淮河流域198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 [J].
马小雪 ;
卞子诰 ;
李娜 ;
李永泰 ;
赵静 ;
曾春芬 ;
王腊春 .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35 (06) :272-276
[2]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袁弘 ;
傅微 ;
乔青 ;
王思思 .
城市规划, 2015, 39 (06) :26-36
[3]   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J].
吴绍洪 ;
赵艳 ;
汤秋鸿 ;
郑景云 ;
高江波 ;
梁涛 ;
葛全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1) :10-17
[4]   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多情景模拟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 [J].
许月卿 ;
罗鼎 ;
郭洪峰 ;
周东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3) :523-529
[5]   基于景观格局的城市热岛研究进展 [J].
陈爱莲 ;
孙然好 ;
陈利顶 .
生态学报, 2012, 32 (14) :4553-4565
[6]   CLUE-S模型应用进展与改进研究 [J].
吴健生 ;
冯喆 ;
高阳 ;
黄秀兰 ;
刘洪萌 ;
黄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1) :3-10
[7]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J].
李希灿 ;
刁海亭 ;
王静 ;
崔福斌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4) :655-658
[8]   基于CLUE-S和Markov复合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为例 [J].
陆汝成 ;
黄贤金 ;
左天惠 ;
肖思思 ;
赵小风 ;
张兴榆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577-581
[9]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J].
唐华俊 ;
吴文斌 ;
杨鹏 ;
陈佑启 ;
Peter HVerburg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56-468
[10]  
基于CLUE-S模型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 陈功勋.南京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