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新疆轮南油田油气运移

被引:44
作者
王铁冠
李素梅
张爱云
张水昌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加拿大联邦地质调查局卡尔加利分部
[3] 中国地质大学
[4]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轮南地区; 吡咯类化合物; 油气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轮南地区原油中含有丰富的吡咯类含氮化合物,不同层系或相同层系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总体分布型式相似,但绝对丰度与相对分布差异明显,显示显著的油气运移分馏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奥陶系原油与三叠系、侏罗系原油具不同成藏期次与油气运移方向,奥陶系、石炭系原油运移方向为自西而东,主要注入点在轮南、桑塔木断垒带的西南侧;三叠系、侏罗系原油主要通过断层运移、聚集成藏,在后期构造演化过程中发生侧向分配调整。吡咯类化合物指示的油气运移信息反映了轮南地区地层的发育与构造演化史。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王铁冠 ;
张爱云 ;
郭绍辉 ;
张水昌 .
沉积学报, 1999, (02) :147-152
[2]   塔里木盆地原油轻烃组成特征和成因类型 [J].
林壬子 ;
张敏 .
地质论评, 1996, 42(S1) (S1) :26-30
[3]   塔里木盆地轮台断隆油藏聚集史研究 [J].
张敏 ;
张俊 ;
梅博文 .
地质论评, 1996, 42(S1) (S1) :89-94
[4]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J].
张敏 ;
朱扬明 .
地质论评, 1996, 42(S1) (S1) :229-235
[5]   塔里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J].
王毅 ;
熊继辉 ;
纪友亮 ;
田海芹 .
地质论评, 1994, 40(S1) (S1) :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