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初探

被引:6
作者
袁樾方
机构
关键词
下荆江; 河道; 切滩; 调弦口; 上车湾; 洪道; 尺八口; 沙洲; 河床地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中游,自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通称荆江,荆江以藕池口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全长约165.8公里,是长江中下游河段中,自由河曲最为发育的河段。1967年至1972年,该河段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一起,对下荆江中的中洲子和上车湾两处实行了人工裁湾,后来位于监利县境内的乌龟滩和沙滩子又发生了自然切滩和裁湾。下荆江通过这几次的裁湾和切滩,使荆江的洪道长度比原来缩短了约三分之一。目前的河道长度就是裁湾以后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