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序列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分析

被引:7
作者
刁桂苓 [1 ]
高国英 [2 ]
聂小红 [2 ]
龙海英 [2 ]
王海涛 [2 ]
机构
[1] 河北省地震局
[2] 新疆维乌尔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伽师地震序列; 中小地震震源机制; 地震前兆信息; 序列块体旋转成因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采用点源位错模型,层状介质速度结构,通过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的地震垂直向记录的直达P、S波最大振幅拟合,反演震源机制的方法。系统查阅了万余张地震记录图件,得到可信的小地震震源机制共计554个。有震源机制的地震完全覆盖了序列的震区范围,时间上也分布于序列的各个阶段,因此认为这些小地震对于地震序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计算2个震源机制的2个P轴在三维空间中的夹角和2个T轴之间的夹角,再以2个夹角之和作为距离,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分类。取和主体破裂方向(NE)一致的两类正断层地震,求其占全部类型的地震数目的比例,用来刻画应力场的变动情况。对照伽师序列的6级强震,两类正断层地震出现3次显著的增加。3组强震都在其后发生,这就给出了确切的前兆信息。小地震震源机制显示出的变化,表明它们对于强震孕育发生非常灵敏。文章最后提出伽师强震序列的块体旋转成因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伽师强震系列应力场的转向过程 [J].
刁桂苓 ;
王海涛 ;
高国英 ;
龙海英 ;
聂晓红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5) :1062-1068
[2]   新疆伽师强震群强震主破裂面走向初探 [J].
苏廼秦 .
西北地震学报, 2003, (03) :78-83
[3]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物性结构及其发震环境探讨 [J].
刘志 ;
张先康 ;
周雪松 ;
赵金仁 ;
张成科 ;
潘纪顺 .
地震学报, 2003, (03) :242-249+341
[4]   新疆伽师地区现今构造运动和地形变GPS监测的初步研究 [J].
乔学军 ;
王晓强 ;
王琪 ;
游新兆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 (03) :49-56
[5]   用GPS研究南天山(伽师)地区现今地壳变形附视频 [J].
王琪 ;
丁国瑜 ;
乔学军 ;
王晓强 .
地震学报, 2000, (03) :263-270+336
[6]   震源机制解的系统聚类分析——以海城地震序列为例 [J].
刁桂苓 ;
于利民 ;
李钦祖 .
中国地震, 1992, (03) :88-94
[7]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参数 [J].
梁尚鸿 ;
李幼铭 ;
束沛镒 ;
朱碚定 .
地球物理学报, 1984, (03) :24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