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IGFBP3基因作为秦川牛(Bostaurus)部分屠宰指标的侯选基因,在对60头秦川牛的IGFBP3基因进行PCR RFLP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秦川牛群体中IGFBP3基因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及其与秦川牛部分屠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群体中,651bp的PCR产物经过限制性内切酶HaeIII消化后,表现出3种基因型,其中等位基因A、B及3种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84、0.16和0 70、0.28、0.02。经序列分析发现,第299位的C→A颠换(GGCC变成了GGAC)导致了1个HaeII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丢失而产生了该基因座多态性。在所研究的群体中,该多态基因座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P>0 05)。对13头24月龄秦川牛进行屠宰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型对秦川牛部分屠宰指标有一定影响,AA、AB及BB型个体的屠宰率、净肉率及西冷、牛柳、眼肉和嫩肩肉的产率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AA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大于BB型个体(P<0.05),AB型和BB型个体胴体脂肪含量高于AA型个体(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