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牧传统衰退:滇西北藏区亚高山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

被引:5
作者
吴兆录
蔡传涛
许又凯
刘宏茂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关键词
轮牧; 藏族; 传统知识; 亚高山草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滇西北藏区亚高山草地退化是个有目共睹的现实,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文的原因。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从藏民生计出发的研究发现,滇西北藏族的畜牧生产特点是6~9月位于3800m以上的高山草甸地带,11月至翌年3月位于3200m左右的亚高山草甸地带,属于轮牧作业;轮牧传统适应了气候和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有效地维持草地生产和传统围栏农业。轮牧传统的衰退,使牲畜集中在亚高山草甸地带,导致了草地退化。充分挖掘和尊重民族传统知识有助于退化草地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原因的初探 [J].
李金花 ;
潘浩文 ;
王刚 .
草业科学, 2004, (05) :49-51
[2]   天然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以甘肃省肃南县为例 [J].
宁宝英 ;
樊胜岳 ;
赵成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2) :95-99
[3]   临夏县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改良保护对策 [J].
唐永昌 .
草业科学, 2003, (12) :72-74
[4]   滇西北德钦县高山、亚高山草甸的人为干扰状况及其后果 [J].
包维楷 ;
吴宁 .
中国草地, 2003, (02) :2-9
[5]   滇西北地区草地畜牧业与自然保护矛盾初探 [J].
罗鹏 ;
许建初 ;
裴盛基 .
中国草地, 2001, (03) :2-6
[6]   滇西北的温带牧草种质资源 [J].
钟声 ;
奎嘉祥 .
四川草原, 2000, (01) :22-25
[7]   云南野生动植物地理分布特点和退化原因分析 [J].
黄海魁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0, (01) :80-87
[8]   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草原分类的遥感研究 [J].
涂军 ;
石承苍 .
草地学报, 1998, (03) :22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