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大鼠灌服炙甘草汤后甘草次酸药动学研究
被引:2
作者:
罗雄
[1
,2
]
胡瑞刚
[1
,2
]
陈兰英
[1
,2
]
黄慧连
[1
,3
]
王木兰
[1
,2
]
龚琴
[1
]
刘荣华
[1
,3
]
机构:
[1]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江西中医学院
[3]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炙甘草汤;
甘草次酸;
药动学;
LC-MS/MS;
白藜芦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6 [中药临床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ig炙甘草汤后体内甘草次酸的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醋酸乙酯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选用白藜芦醇为内标,采用LC-MS/MS法测定,色谱条件为ORBAX SB-C18反相色谱柱(Agilent,50 mm×2.1 mm,1.8μm),乙腈-水(80∶20,含0.2%甲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样品经电喷雾离子(ESI)源负离子化后,通过Agilent 6410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对甘草次酸进行测定,分别选用m/z 469.4→425.4和227.1→143.0作为甘草次酸和内标物白藜芦醇的检测离子对。结果甘草次酸在33.4~8 56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1),日内(n=6)、日间(n=6)精密度、稳定性RSD均小于10%。甘草次酸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5.3%、78.2%、78.5%。在此方法下得到大鼠ig炙甘草汤后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8.00±1.13)h,Cmax=(811.02±300.25)ng/mL,AUC0~24=(11 439.21±3 367.36)ng/mL.h。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选择性高,可用于甘草次酸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580 / 158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