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

被引:13
作者
岳冰 [1 ]
夏立江 [1 ]
杜文利 [2 ]
邝溯琳 [2 ]
李轶伦 [1 ]
许建民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市海淀区六五垃圾压缩卫生填埋场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空气微生物; 马丁霉菌; 耐高渗透压霉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北京某垃圾填埋场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空气微生物在垃圾场的分布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受人员活动、车辆运输和植被覆盖的影响,垃圾填埋场不同区域的空气微生物浓度差异显著,尤以垃圾运输和填埋区域最高,并造成空气微生物污染.粒度分析表明,填埋区域能够进入肺部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偏高.由于受到渗滤液的影响,氧化沟测点耐高渗透压霉菌比例偏高,其他各点均是空气细菌占优.细菌中以革兰氏阳性菌(G+)最多,占90.7%94.4%,而霉菌中的优势菌应为青霉菌.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嘉兴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J].
林霞 ;
尹秀 ;
王丽欣 ;
徐水凌 .
浙江预防医学, 2003, (05) :6-7
[2]   北京市传染病院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及浓度分布 [J].
胡庆轩 ;
车凤翔 ;
于玺华 ;
罗淑兰 .
贵州环保科技, 2002, (01) :9-12
[3]   粒子数校正对空气微生物采样效果的影响 [J].
胡庆轩 .
卫生研究, 1998, (03) :3-5
[4]  
采样时间对空气微生物采样效果的影响[J]. 胡庆轩,徐秀芝,姜黎,刘敏霞.上海环境科学. 1997(05)
[5]  
采样时间对空气微生物采样效果的影响[J]. 胡庆轩,徐秀芝,姜黎,刘敏霞.上海环境科学. 1997 (05)
[6]   空气含菌量与培养时间的关系 [J].
尹湘毅,金均,张国,孙渝清 .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4, (01) :47-47
[7]   大气微生物的研究——Ⅰ.京津地区大气细菌区系 [J].
谢淑敏 ;
洪俊华 ;
王大耜 ;
关妙姬 ;
姚瑞林 ;
梁绍芬 ;
刘惠琴 ;
姜瑞波 ;
张玉洁 .
环境科学学报, 1988, (01) :40-48
[8]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周群英,高廷耀编著, 2000
[9]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方法[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余叔文主编, 1993